首页 > 乡村动态 正文

乡村动态

保阳村:转变观念走出“贫困角”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0-10 00:00:00

  秋日暖阳洒在彭阳县交岔乡保阳村的青贮玉米地里,金色和绿色融合成一体,与红色砖瓦房、蓝顶牛棚、白色院墙构成一幅山水画。

  “刚卖了3头牛娃,收入5万元,平均一个牛娃1.6万多元。”10月7日,村民姬宗鹏来到草料棚,装了满满一筐玉米秸秆倒进牛槽,看着8头牛大口进食,他的眼角都是笑容,“玉米秸秆含糖量高,牛特别爱吃。”

  近年来,彭阳县纪委监委聚焦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扶贫项目资金落实和干部作风深化专项治理,通过查责任促担当、查作风促作为、查制度促规范、查案件促整改“四查四促”,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落细,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家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现在收入增加了,吃穿不愁了,住得也舒适了,与以前相比幸福多了。”说起现在的生活,姬宗鹏喜上眉梢。

  2014年前,姬宗鹏家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没有稳定的增收产业,全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其间,因他长女患重病,让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给闺女治病,6年花费10多万元,钱不够就向亲戚朋友借。”姬宗鹏因此负债累累。

  因病致贫,姬宗鹏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交岔乡纪委包抓保阳村脱贫工作。乡纪委从严纪律作风,制定精准脱贫“十个严禁”,全体乡村干部签订了脱贫攻坚廉政承诺书,从精准监督抓起,带头和包村干部多次深入姬宗鹏家了解情况,制定脱贫增收计划。

  “结合保阳村土地多的村情和贫困户家庭实际困难,主要在草畜产业上做文章。”为此,乡纪委干部和村干部多次到姬宗鹏家,讲扶贫政策,谈发展产业前景,动员姬宗鹏养牛种草,发展养殖产业,还邀请养殖专家上门“面对面”教授养殖技术。

  经过动员,姬宗鹏的思想有了转变,却又遇到启动资金短缺问题。2016年,交岔乡纪委和驻村工作队及时对接联系彭阳县农村商业银行,优先为姬宗鹏提供扶贫贷款5万元。

  为了确保贷款全部使用到养殖业上,乡纪委带人为姬宗鹏设计建牛棚,规划购买牛只。同时帮助姬宗鹏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小而杂”的耕种模式,将燕麦、荞麦、豆子地改种青贮玉米,保证牛的饲料供给。

  在乡纪委的帮扶下,姬宗鹏克服发展产业中技术不足等困难,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底,一家4口人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如愿脱贫摘帽。

  “养牛近4年,累计出售牛犊20余头,纯收入20多万元。”姬宗鹏成为保阳村数一数二的养殖大户,购置了小轿车和农用车、翻耕机等农用机械,还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建起了砖瓦房。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为了让其他建档立卡户也能和自己一样脱贫,姬宗鹏主动向大家传授自己的养殖经验。在姬宗鹏等人的带动下,保阳村兴起了养殖热潮。

  “养殖业最重要的是防疫,防疫做不好,损失一头牛等于一年白干了。”在乡纪委指导和村“两委”帮助下,姬宗鹏购买书籍自学,同时多次走出去参观学习,吸收先进的养殖理念和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技术。

  “在养殖大户带动下,保阳村常住户41户,户均养牛5头、养羊10只,全村3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周文说。

  交岔乡地处大山深处,95%的耕地是山地,是彭阳县北部的贫困乡镇之一。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交岔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条脱贫路子、一种引领模式、一套落实机制、一支带动队伍、一条保障纪律的“五个一”措施,确保脱贫攻坚顺利开展。

  “越是困难的群众、在艰难的时候,越需要乡村干部纪律严明、作风扎实,脱贫攻坚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乡纪委书记姬秀金说。

  如今,交岔乡肉牛存栏3500多头、羊存栏9000多只,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36.5%下降到了2019年底的0.25%,实现脱贫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