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风苑 > 史鉴 正文

史鉴

芙蓉清风

稿件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 2024-06-07 10:07:12

  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有一座周文襄公祠,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明代贤吏周忱治理芙蓉湖而建。数百年来,虽几经风雨,这座古建筑依然伫立于周忱所筑的芙蓉圩内。祠堂院中,有几棵梅树,无声诉说着周忱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也滋润着每一位来访者的心田。

  周忱(1381年—1453年),字恂如,24岁考取进士,他有经世之才,但“浮沉郎署二十年,人无知者”。宣德五年(1430年),五十岁的周忱被举荐为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总督税粮之事。初到江南,周忱常常轻装简从,到田间了解百姓生产生活情况。他发现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尤其是无锡、常州交界地区的芙蓉湖水涝灾害频发,让这个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财赋重地粮食连年歉收,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地无芳草树无皮”的景象。于是,他把治理水患作为到任后的大事。

  周忱采用北宋水利专家单锷《吴中水利书》的主张,立足三吴全局,实行通盘治理。他先是在西北方向的溧阳、高淳交界处修筑堤坝,截住上游来水;又疏浚运河,引水由江阴黄田等港入长江。湖水泄出后,露出大片泥地,周忱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发动民众围筑大堤,将堤内土地垦殖成圩田七万余亩,芙蓉湖遂变为芙蓉圩。

  在借鉴与应用前人治水经验的同时,周忱常只身匹马亲临圩岸一线,奔波于各工地检查,通过与百姓的交谈,了解他们的诉求,并定期召集苏州知府况钟、常州知府莫愚等部属会商解决问题。后人为此写诗赞叹:“忽焉匹马骑,往来历圩岸。安知都堂尊,衣服固敝烂。”

  经过周忱的悉心治理,芙蓉圩内田塍罗列,港汊分错,桥坝层立,村落成形,“圩内之田尤为沃壤,夏秋之交,黍谷垂花,麻桑遍野”,每亩可年收粮“一钟”(约合640升),当地粮食产量得到很大增长。

  周忱任职江南共二十一年,是明朝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江南巡抚。他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理财赋,平冤狱,兴水利,“善政不胜书”。史书说他善于理财,古代历史上有部分以理财知名者,实际只知如何盘剥百姓,而周忱“以爱民为本”。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江北地区闹饥荒,向江南借米三万石,周忱算了一下账,到第二年麦子熟的时候,这点粮食可能不够吃,便慷慨大方地借出十万石。

  他在江南修建学校、桥梁、道路,修复先贤祠墓等,留下颇多善政。他离开江南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想念,立祠予以纪念。

  虽然身居高位,在富庶的江南任职,周忱却始终崇尚简易,清廉自律。一次,他坐着小木船前往江阴拜访友人严本,为“兴水利,重农耕”事与之畅谈至晚上。临别之时,严本并未按照当时官场惯例设宴饯行,而仅以两只熟鸡蛋相赠,周忱对此哈哈大笑,丝毫不以为意,吃得津津有味。

  明代的冯梦龙编过一本《智囊全集》,里面提到周忱的一件事。巡抚江南时,周忱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做了些什么、天气状况如何,都记得清清楚楚。众人有些不解,毕竟他每天公务繁忙,还要抽出时间来写日记。不久,众人就知道他写日记的用处了。一日,有人来报告一艘运粮的船遭遇暴风,周忱问前来报告的人,是哪日发生的事,当时风向如何,这些问题对方回答得不对,而周忱之所以能知道对方回答得不对,就因他的日记。

  “开辟斯土,其功德无竟;而衣食斯土,其歌功颂德者,更无竟也。”明朝大臣张有誉在其《周文襄公祠记》中如此评价周忱。今天,我们参观周文襄公祠时,当感受他求真务实的为民情怀和高尚廉洁的品行操守,从中获得奋进的力量。(席方盛 吴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