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雪清崖高
“盖雪取其清,崖取其高,诚世间之美名,此其灵台虚白而朗彻,殆将无丝毫尘俗之意。其所企慕,与人人固相径庭矣。”在周敦颐写下“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后三百多年,福建古田一位叫张以宁的乡贤也以文明志,企慕雪与崖。
张以宁,字志道,号翠屏山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识,受业于福建理学名士韩信同。韩信同称其“忧道不忧贫”,并为他起了字“志道”。
元泰定四年(1327),张以宁中进士,授浙江黄岩州判官。当时,黄岩一带海寇与本地恶霸相勾结,杀人越货,横行乡里。张以宁上任途中就收到恐吓信,要他放弃剿寇。他不畏威胁,誓要擒尽海寇。威胁不成,海寇改用重礼请乡绅行贿,张以宁怒斥:“不义而富且贵,浮云耳,吾岂受之?”他以一介儒生,身先士卒,巧设潜伏妙计,大挫海寇,地方得以安宁,百姓由是安居乐业。
后来,张以宁前往六合县任职,史载其“有惠政及民”。然而,张以宁因为官刚正不阿,触犯权贵豪门,不久即被罢官,流落江淮达十年之久。
张以宁在所著中称“予家以仕而贫”。他生于世宦之家,祖为元赠礼部尚书,父为元中奉大夫,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家境却不富裕,甚至因家口众多而拮据清贫,传至张以宁手上时,家业也仅有一座旧木屋和几亩薄田。
张以宁幼承庭训,秉持为官清正的家风,严于律己,持廉守正,常常告诫属下:“古人有戒,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汝等当从之。”因其一向清廉,家用贫乏,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张以宁母亲病故时,只买得起廉价的小棺,无法依乡土例行的礼数安葬,一度被乡人和宗亲认为是不孝。
元明易代,明朝定都南京,张以宁奉诏入京,拜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在诗文上颇有建树。他推崇李杜,一改元代诗坛绮靡纤弱之习,“为闽诗一代开先”,著有《翠屏集》等。更加令人感佩的,不是他在诗文上的成就,而是他的忠于职守、清正廉洁。
洪武二年(1369),张以宁受命出使安南,第二年病逝于回程。病重期间,他用身边仅有的碎银,命人买来空棺材,携榇返行。他还留下一首《自挽诗》:“一世穷愁老翰林,南归旅榇越山岑。覆身粗有黔娄被,垂橐都无陆贾金。稚子啼饥忧未艾,慈亲藁葬痛尤深。经过相识如相问,莫忘徐君挂剑心。”自己身负出使之命,却没有像汉朝的陆贾那样收得千金、满载而归;临终之际,就如同战国时的黔娄,只有破被遮身。徐君挂剑说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心中已将宝剑许给徐君,徐君逝世后,季札将宝剑悬于墓前的树上,以示忠信。
诗中表现出对稚子慈亲的愧疚,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一生清白的自慰。《明史》评价他“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袱被外无他物”,其他文献亦云“持节遐荒,行李萧条”。
张以宁一生追求高洁,以雪与崖自喻,向往雪清崖高。他认为物与我两者之间,关键在于我的内心要清静,要摆脱物欲的干扰,不动心,纯其心,追求内欲不萌、外物不接、内外两忘的境界。他曾在诗中写道:“此身元不为轻肥”,甘于物质上的贫穷而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张以宁心忧天下,实为一代清吏,获誉“抱忠贞之气,奋守节之刚”。(吴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