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风苑 > 清风人物 正文

清风人物

拼搏诠释忠诚 本领淬炼锋芒

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赵江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0-27 10:10:09

1.jpeg

图为赵江(中)在水城区政务服务大厅了解惠民补助资金发放情况。杨俊淇 摄

  凌晨的街头,寒意正浓。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赵江带着专案组同志,刚抵达涉案人员藏匿地,便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经过与多部门的协同作战,当天便成功将涉案人员带回六盘水。这样“日行千里”的办案,对赵江和专案组而言并非个例。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8年时间里,赵江一直奋战在办案一线。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诠释担当,牵头或参与办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00余件,指导处置、核查各类问题线索500余件,推动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今年7月,赵江被评为贵州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克服“本领恐慌”,成为办案能手,他用拼搏书写忠诚

  2017年底,赵江从检察机关转隶到水城区纪委监委,面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业务、新要求,他一时陷入“本领恐慌”。看着身边同事熟练地梳理线索、开展核查,赵江非常着急。老同志安慰他:“熟悉纪检监察工作需要有个过程,熬上几年就能上手。”赵江却认为:“工作容不得‘慢慢来’,业务不熟是对职责的辜负,必须尽快补齐短板,绝不能拖团队后腿!”

  为了快速提升业务能力,赵江购买了数十本业务书籍,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他把历年典型案例卷宗找出来,逐页研读、对比分析,从谈话技巧到笔录制作,从证据固定到定性量纪,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琢磨。书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写满重点知识的多个笔记本,见证着他的钻研与付出。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揣着笔记本,挨个办公室向领导和业务骨干请教,连在食堂吃饭的间隙,也在与同事探讨办案思路。“当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连吃饭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回忆起那段学习时光,赵江的眼神里满是坚定。

  凭借这股不服输的拼劲,赵江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他积极参与案件查办,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本领。从线索初核到谈话突破,从证据固定到案件移送,每一个环节他都精益求精,很快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他还将自己的办案经验和学习心得整理成册,撰写了审查调查谈话思考、笔录制作要件要素思考等10余篇工作感悟,为新入职的纪检监察干部快速适应岗位提供借鉴。

  2018年的一天,水城区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8年前,某村多名村民的危房补助款被村干部截留克扣。由于案件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且部分当事人已外出务工,取证难度很大。在问题线索分析会上,有人提出:“这么多年过去了,相关证据可能早就灭失了,要不先放一放?”赵江立场鲜明:“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再难也要查到底!”

  随后,赵江带领同事们直奔涉事乡镇,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档案资料里,逐页翻阅危房改造村民信息、补助款发放清册,梳理出关键线索。为了核实情况,他们吃住在村里,白天顶着烈日进村入户,晚上在临时办公点整理材料。遇到村民不在家,他们就利用早晚时间上门;碰上村民不理解,就耐心解释政策,打消对方顾虑。

  村里的取证刚结束,赵江又带着办案人员奔赴外地,寻找外出务工的当事人取证,拿到了多名村干部截留挪用危房改造补助金、私分低保补助款的关键证据。最终,涉案干部均受到严肃处理,被截留的款项也全部追缴并退还到村民手中。

  “纪委监委的同志不仅在村里蹲点调查,还特意跑到外地核实,真是把我们的事放在了心上!”一名领到补助款的村民激动地说。

  破除“人情干扰”,坚持秉公办案,他用初心守护正义

  纪检监察工作不仅要面对各种疑难复杂案件,还有各种人情干扰甚至威胁利诱。对此,赵江始终坚守原则底线,用“不怕得罪人”的勇气,守护着党纪国法的威严。

  有一次,赵江参与办理一起国企领域领导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调查对象家属多次找他说情被拒绝后,便给他发来恐吓短信:“你家的情况我都清楚,别把事情做太绝!”紧接着,又有人前来“劝说”:“对方家族势力大,你只是个拿固定工资的,没必要这么拼命,还是多为自己的将来想想吧。”

  赵江严肃地回应:“查办案件不是‘过家家’。与其花时间来劝我,不如让他主动交代问题,争取宽大处理。”

  家人很为赵江的安全担忧。他耐心安慰爱人:“这些人搞恐吓,说明他们心虚。你见过警察怕小偷的吗?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也会坚守好岗位。”在他的开导下,家人逐渐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

  为了查清该案事实,赵江和专案组的同事一起,创新工作方法,以“项目资金走向”为突破口,联合审计、发改、税务等部门人员力量成立工作组,对涉案企业的工程项目、银行流水进行全面核查,掌握了调查对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关键证据。同时,赵江多次与调查对象谈话,从党纪国法、家庭责任等方面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查对象在确凿的证据和耐心的思想教育下,如实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

  在查办一起司法系统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案件时,赵江又遇到了新的挑战。该审查调查对象在司法系统工作10余年,办理过多起案件,具有很强的反调查能力。他不仅收受财物的手段隐蔽,而且在得知行贿人被谈话后,与对方串供。被留置后,他自恃熟悉法律法规,面对办案人员的提问,要么沉默不语,要么答非所问,甚至故意激怒办案人员,妄图打乱调查节奏。

  “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啃下来!”赵江和同事们重新梳理案情,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一方面,加大外调力度,对审查调查对象办理过的案件卷宗逐一审查,从中寻找趋利性执法背后的权钱交易线索;另一方面,深入涉案企业核实情况,同步开展其他关联问题的调查取证。经过20多个日夜调查取证、200余次谈话后,办案人员掌握了400余份证据材料。“我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只要扛过去就没事了,没想到你们还是能够查清事实。”当审查调查对象得知自己的问题已被全部掌握时,瞬间崩溃,如实交代了收受多人钱款、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事实。

  做好案件查办,耐心教育感化,他用真情重塑新生

  “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违纪违法人员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是赵江始终坚持的办案理念。在他看来,纪检监察干部不仅是“打虎拍蝇”的勇士,更是挽救问题干部的“医生”。

  2021年,水城区纪委监委收到公安机关移交的某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收受他人钱款的问题线索。在第一次谈话时,调查对象表现得十分配合,主动交代了此前已经在公安机关供述过的违纪违法事实,并一再保证“没有其他问题”。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专案组发现该调查对象与其他商人存在不明经济往来。在后来的谈话过程中,赵江没有急于追问这些不明经济往来的原由,而是先肯定了对方前期主动交代问题的态度,然后从党纪法规、政策解读等方面入手,向其讲清楚“主动交代”与“欺骗组织”的本质区别以及对应的处理结果。“组织给你机会,是希望你能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要因为一时侥幸,错失宽大处理的机会。”赵江的话让调查对象逐渐消除了侥幸心理,主动交代了多起违纪违法行为。

  在办理上级指定管辖的一起案件时,赵江了解到,调查对象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且抵触情绪强烈。为了确保谈话顺利进行,他连续几个晚上加班加点,根据调查对象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先后调整修改谈话方案、安全预案10余次。在谈话过程中,他关心对方的身体状况,倾听对方的想法,用同志式的交流方式,逐渐拉近与调查对象的距离。“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不好受,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正视错误,才能解决问题。”赵江的耐心疏导,让调查对象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抵触情绪慢慢化解,主动配合完成了谈话工作,案件得以顺利推进。

  “纪检监察工作既要雷霆万钧,又要春风化雨。”这是赵江常说的话。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付出时,他坚定地说:“每查清一个案子,就可能挽救一批问题干部、赢得一片民心。”(通讯员 罗先瑶)

>>><<<